洞主江湖说:我说的可能都是错的安全股票配资门户,但值得你去探索和反思。
亲爱的藏金洞友们:
有洞友问我,马斯克给股东画了8.5万亿的大饼,自己就想拿走近万亿,这事儿靠谱吗?
哎呀,洞友们,你们都把这事想简单了。
我见过最会谈判的大佬,但马斯克这次,是直接掀了桌子。
他不是在跟董事会要钱,他是在跟整个美国的法律体系,玩了一场改天换地的豪赌。
这份万亿薪酬,根本不是工资,而是一份递给所有股东的,通往未来或是深渊的“投名状”。
#马斯克#特斯拉#股权激励#公司治理#科技巨头
一纸万亿合约,画出个新星球
各位洞友,先别急着算马斯克能拿多少钱。
我们先看看他立下的这份军令状,有多么离谱,多么反常识。
这份新的“2025绩效奖励计划”,说白了,就是一份对赌协议。未来十年,马斯克一分钱工资不要,但他要约4.24亿股的股票期权,分12批解锁。
想拿到,得像闯关一样,同时满足两个条件:公司市值和经营业绩。
市值怎么算?
第一关,2万亿美元。最后一关,8.5万亿美元!
这是什么概念?
以特斯拉目前约1.1万亿美元的市值计算,这意味着马斯克需要创造出近7.5万亿美元的新股东价值,年复合增长率要达到22.7%。这相当于要在地球旁边,再造两个目前全球市值第一的公司出来。
经营业绩呢?更是天方夜谭。
调整后的EBITDA(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)最高要干到4000亿美元——这比现在增长约27倍。
或者,完成四个“小目标”中的一个:
累计交付2000万辆汽车(目前约800万辆)。
搞出100万个FSD(全自动驾驶)“活跃”付费用户。
交付100万台“擎天柱”人形机器人(目前交付量为0)。
运营一支100万辆规模的无人出租车队(目前仅有几十辆在试点)。
洞友们你品品,这里面任何一个目标,都是在挑战人类商业史的极限。特别是机器人和无人车,字面意义上的科幻片,至今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克服其中的技术和制造难题。
这已经不是画饼了,这是直接在太阳系里,给你画了个新的宜居星球。
第一幕:特拉华的“旧恨”,9股“散户”的绝杀
为什么马斯克要搞这么一出?
这就得从一桩旧案说起,也是这场大戏的引子。
2018年,他就搞过一个类似的计划,也成功拿到了全部奖励。
但就在2024年1月,美国特拉华州的一位法官,在“Tornetta诉马斯克案”中,直接判决这份已到手、价值500多亿美元的奖励无效。
最有戏剧性的是什么?
把他拉下马的,不是什么华尔街大鳄,而是一个只持有9股特斯拉股票的小股东。
简直是武林外史里,扫地僧干翻大魔头的情节。
法官的判决理由更有意思,她不是说钱给多了,而是说给钱的“程序”有重大瑕疵。
法院的裁决书里写得明明白白:
马斯克是事实上的“控股股东”:尽管他当时只占百分之十几的股份,但他对董事会的影响力是如此之大,以至于他实际上控制了公司。
谈判过程存在缺陷:薪酬委员会并非作为一个独立的对立方,而是与马斯克“并肩工作”,共同设计了该计划。这根本不是谈判,是“自己人”给自己人发钱。
信息披露误导股东:提交给股东投票的文件,没有真实披露马斯克参与的程度,以及董事会成员缺乏真正的独立性。
这一下,把马斯克和特斯拉董事会给惹毛了。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,这是特拉华州的“王法”,挡了他们的路。
马斯克是什么人?你用规矩挡我的路,我就把规矩给改了。
第二幕:德州的“新欢”,340亿的“护城河”
接下来的操作,堪称教科书级别的“阳谋”。
在特拉华州吃了瘪,马斯克干脆在网上搞了个投票,问大家“我们把公司注册地搬到德克萨斯州好不好?”
结果,股东们高票通过。特斯拉,就这么从美国公司法最悠久的特拉华,“润”到了“商业友好”的德克萨斯。
这招就叫“金蝉脱壳”。
你以为只是换个地方注册那么简单?真正厉害的后手,是紧跟着修改了公司章程,塞进了一个“毒丸”条款。
新规矩是:股东要想告董事会,你得持有**至少3%**的特斯拉流通股。
3%是多少钱?
按现在的市值算,大概是340亿美元。
这是什么概念?那个当年只用9股股票就把马斯克万亿薪酬搅黄了的小股东,现在连进法院大门的资格都没有了。
等于说,以后除了贝莱德、先锋这种巨无霸基金,谁也别想再挑战董事会的决定。
马斯克用一个看起来民主的“搬家”投票,釜底抽薪,为自己这份新的万亿薪酬计划,挖了一条价值340亿美元的法律“护城河”。
这不是阳谋,是什么?
第三幕:未来的“豪赌”,12%与670%的抉择
好了,法律的障碍清除了,现在皮球踢到了股东脚下。
董事会把话讲得很明白:这是一场不对称的豪赌。
如果马斯克失败了,他一分钱也拿不到,你们的股票也不会被稀释。
如果他成功了,公司市值冲到8.5万亿,你们手里的投资将增长高达670%。
代价是什么?
你们的股权,要被稀释大约12%。
用12%的“股份”,去赌一个接近700%的回报。听起来,这买卖划算。
但包括ISS和GlassLewis在内的顶级代理咨询公司马上就说了,这根本不是必要条件!
核心问题不在于增长好不好,而在于这份创纪录的奖励对于实现增长是否“必要”。
更何况,马斯克本人还曾威胁,如果他未能因过去的工作获得“足额补偿”以及一条通往25%投票权的路径,他可能会离开公司,或将精力转向他的其他事业(SpaceX,xAI)。
这哪是激励,这简直就是“绑架”。
所以,洞友们,你们看明白了吗?
这次投票,已经超越了钱的范畴。它变成了一场公投。
你到底是信奉传统的公司治理,相信董事会需要制衡和监督?
还是愿意相信一个“天才暴君”的远见,把公司和他个人完全捆绑,用放弃权力的代价,去赌一个颠覆世界的未来?
在我看来,这份万亿薪酬,根本不是薪酬。
这是马斯克递给华尔街,递给所有特斯拉投资者的“投名状”。
他真正在乎的,不是那近万亿美元的估值,而是这份计划背后所代表的三样东西:
第一,绝对的权力。
通过迁册德州和修改章程,他事实上实现了对董事会的法律豁免,再无“9股小股东”的后顾之忧。
第二,战略的确认。
投票通过,等于所有股东都为他“从汽车公司转向AI和机器人平台”的疯狂战略背书。
以后别再拿利润率说事,得用梦想和科幻来给特斯拉估值。
第三,精力的锁定。
这份长达十年的计划,像一道枷锁,把他和特斯拉的未来牢牢锁死。
甚至还附加了一个条款:必须在最后阶段制定CEO继任计划,看似是妥协,实则是把这个“烫手山芋”推到了公司市值达到7万亿之后。
所以,这根本不是一场关于钱的交易,而是一场“称帝”前的加冕仪式。
股东们投的不是赞成票或反对票,他们是在选择未来的神话,还是现在的规则。
但江湖规矩向来是:欲戴其冠,必承其重。
这份万亿重担安全股票配资门户,马斯克扛得起,特斯拉的股东们,你们扛得起吗?
辉煌优配吧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